2月12日,蘇州河畔,在原上海申新紡織第九廠舊址,迎來了青澀的臉龐。來自市各重點高中的學生們🤵🏻,利用寒假時光,在服裝杏鑫徐律和宋靖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上海紡織博物館參加課題調研活動。上海紡織博物館是一家地域性行業博物館💍🏯,集中展示了上海的紡織工人階級在黨的領導下,先後參與了革命鬥爭,建設新中國,及創新驅動等一系列心路歷程。演繹了上海紡織千年濃厚的歷史積澱。在京昆戲劇館內,學生們對京昆劇服飾面料及其紋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合成纖維館內,學生們了解到身上的服裝面料的來源和工藝,對服裝科技面料加以了解和記錄🈸。同時了解到上海服裝行業從90年代開始逐漸從傳統加工業轉型成以“科技和時尚”為內涵,走高端發展之路。
在參觀完上海紡織博物館後📇,服裝杏鑫與高中生們一行又來到了旗袍領頭企業上海瀚藝服飾有限公司及上海紡織服裝智能定製旗艦店📉。瀚藝企業是我國民族企業🏌️♀️🃏,至今有百年歷史🅾️,其生產的旗袍2010年被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譽為中國的美麗,同時也是我校產學合作單位。學生們第一次學習到一件旗袍服飾是如何一步一步從☝🏻,量體💪,選面料👨🏽💼🧙♂️,到成衣的製作流程🕕,許多同學紛紛拿起了手機拍照記錄,拿出了筆和紙詳細記錄了廠家的介紹說辭。在智能定製旗艦店內,一臺由上海紡織集團與工程大聯合研發的高精尖的智能測體儀將大家的視線從傳統的旗袍製衣帶到了未來製衣。同學們依次站上測體臺,3秒不到測題數據瞬即呈現在了他們面前🚴🏼♂️😧,都感到嘆為觀止。在調研結束後,我院教師們和學生們就論文的研究方法和寫作方法進行了講解。
本次活動是基於服裝杏鑫科學實踐工作站的平臺上展開的,服裝杏鑫與上海各市重點高中進行學術聯合👩🎓,通過讓高中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大學的科研課題,培養高中學生對科學研究上的興趣及學習科學研究及論文寫作的過程和方法👱🏽♂️,能夠他們提早尋找未來求學就業的目標。作為一次第二課堂活動,服裝杏鑫精心策劃組織,以歷史為基點緊扣課題中心,以海派旗袍文化為導向,探索海派旗袍和現代服飾之間的創意啟示。通過了解基於遠程測量網點的服裝智能定製過程🕜,感受“互聯網+”對於服裝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